5月7日,银川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,今年以来,持续深化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,切实把监督执纪效能不断转化为护航乡村振兴动能。
对照《专项整治实施方案》,银川市纪委监委梳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、集体经济合同、集体债务、工程项目、违规出借资金等五大类突出问题,进一步明确整治方向。聚焦农村集体资金收支、资产使用、资源开发经营等关键环节,紧盯村“两委”等主要干部、会计出纳等关键岗位,重点排查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、债权债务管控不到位、财务会计执行不严格、工程项目管理粗放等问题。组织各市直部门、县(市、区)等开展自查,排查发现问题95个,限时整改销号66个。
同时,银川市纪委监委会同农业农村、交通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,凝聚监督合力。延伸监督触角,县(市、区)将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纳入对村巡察重点,综合运用常规巡察、专项巡察等方式,高质量开展巡察。派驻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监督“前哨”“探头”作用,紧盯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不规范等多发易发问题,强化监督检查,深挖问题线索。畅通监督渠道,依托基层小微权力“监督一点通”监督平台,通过信访举报等方式,收集问题线索,拓宽监督覆盖面。
通过分析研判问题线索,银川市纪委监委找准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背后的风险隐患,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和工作提示函9份。今年以来,查处农村集体“三资”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5件,批评教育和处理39人。(郑佳鑫)